| “发电用煤根本买不到,煤价不断上涨,谁也不愿意出货,为了购煤,我们跑遍山西各个站点。即便买到煤,还要千辛万苦花大价钱运回来。”山东省政府参事王可敏代表提交了一份议案,背景与该省十几万户企业和近1亿百姓的利益“切身相关”——“那就是电,缺电,更准确的说,缺发电用的煤”。
 几乎跑遍了山东十七个地级市,王可敏吃惊地发现,这个年产1.5亿吨煤的“煤炭大省”严重缺煤——“山东省内几无水电资源,火力发电承担了省内97%的供电重任。”于是,从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新疆等地区,一堆堆的煤炭被装入火车,日夜不歇地驶向山东,“总量高达2亿吨”。
 “煤炭短缺”的另一面,则是巨大的用电量:该省用电量以每年10%的速度增长,“在夏季用电高峰,山东电网统调用电负荷高历史纪录在7月刷新了6次,创出4910.7万千瓦的历史新高。”
 调研中,一个月用电量在1300万千瓦时的水泥公司曾向他“诉苦”:“在用电高峰期,我们每周都有一到两天不能生产,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。”
 王可敏认为,“山东省面临的煤电现实非常典型”。他在议案中提到,我国煤炭储量76%分布在山西、内蒙古等北部地区,80%水能分布在四川、云南等西部地区,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东北、华北北部、西北等“三北”地区,但2/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、东部地区。
 “如果不从省外受电,全省缺电不可避免。”王可敏决定提交一份议案,建议使用一种更高端的技术,实现电力从北部、西部等“电力富集区”输送到中东部“电力短缺区”的设想,从而解决“用煤急,缺煤苦,引煤难”问题。
 来自:科技日报
 |